乐球直播免费观看高清版

TA:曼联现在无论是对年轻球员还是对教练,信任总是转瞬即逝

发布时间:2025.08.29

据当地时间8月29日The Athletic报道,加纳乔、梅努和霍伊伦曾被曼联视为未来核心,但仅过了一年多,他们便成了球队可能放弃的对象。财政压力、英超利润与可持续性规则(PSR)以及阿莫林的战术选择,共同促成了这一转变。此外,曼联内部长期存在的“不良氛围”和缺乏长远规划,也使得这些年轻天才的潜力迅速被消耗。

TA的深度分析

那是一个经典瞬间,定格了时间的一个片段。在老特拉福德看台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,加纳乔奔跑庆祝,随后纵身跃上广告牌,双手叉腰,笑容满面地坐在那里,梅努和霍伊伦也迅速赶来与他一同庆祝。

加纳乔的进球帮助曼联以2-0领先西汉姆联。但对曼联及其球迷而言,这不仅仅是一场英超的胜利,更是一个象征:这是他们一周内的第三场胜利,在动荡的2023-24赛季中,曼联似乎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——围绕年轻的加纳乔、梅努,以及或许尚未完全成熟的霍伊伦进行重建。

这张照片迅速在网络上走红。俱乐部官网称其为“标志性”瞬间,而在几个月后,当加纳乔和梅努在足总杯决赛中攻破曼城球门,帮助球队夺冠时,它又被誉为“预言般”的时刻。在新赛季主场球衣发布时,这三人甚至主动重现了那个经典姿势。梅努当时对俱乐部媒体表示:“希望这张照片能成为真正的经典,也希望我们能为俱乐部创造辉煌。”

“经典”?或许更贴切的词是“讽刺”,但最合适的描述或许是“象征性”——但遗憾的是,它象征的并非积极意义。18个月后,它不再代表曾经憧憬的美好未来,而是反映了俱乐部中信念和希望的迅速衰败——昨天的希望之星,今天就成了问题人物。

昨晚,曼联同意以4000万英镑的转会费将加纳乔出售给切尔西。在老特拉福德内部,这笔交易被视为解决夏窗困境的“良策”。这是俱乐部历史上第四高的出售金额,而且对于一名当初仅以六位数补偿金从马竞引进的球员而言,这是巨大的利润。切尔西最初仅开价2500万英镑,如今谈判能抬至4000万英镑,已算是体面的收益。更何况,这名球员一直闹着要转会,主教练阿莫林也乐于放他走。

但问题在于——就在去年夏天,加纳乔、霍伊伦和梅努还被俱乐部视为“未来核心”,用一名高层的话说,他们是“受保护”的球员,几乎所有其他人都可出售,唯独这几人不可触碰。如今,霍伊伦即将租借至那不勒斯,这虽不算太意外,但The Athletic昨晚爆料称:梅努也已向俱乐部申请外租,以获得一线队出场机会。这和加纳乔被边缘化一样,显然表明了问题的严重性。

去年11月6日,就在阿莫林上任前5天,瑞士的CIES足球观察室发布了全球21岁以下球员身价榜。

CIES的算法或许并非完全准确,但考虑到榜首的是巴萨天才亚马尔,当时年仅18岁,估值高达1.809亿欧元,足见其数据的参考价值。

那份榜单最引人注目的是:加纳乔排名第二,估值1.148亿欧元;而在巴黎圣日耳曼(扎伊尔-埃梅里、若昂-内维斯)、曼城(萨维尼奥、里科-刘易斯)和皇马(恩德里克、居莱尔)等球队的新星之后,梅努也位列第九,估值7480万欧元。

试想一下,如果当时有人说曼联会以4000万英镑卖掉加纳乔,甚至对梅努的类似报价持开放态度,任何人都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。

财政确实是原因之一——尤其在英超利润与可持续性规则(PSR)的背景下,这种规则反而促使俱乐部在第一时间套现自家青训球员。

但也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PSR。若阿莫林真的认为加纳乔或梅努是未来核心,他们必然会被列为“非卖品”,而且俱乐部和球员也会有意愿续签、提升2023年初签下的合同。然而事实是,阿莫林很快认定加纳乔——无论从技术特质还是态度——都不适合他的体系。

至于梅努,情况没那么绝对。但如今球员主动申请租借,仅仅因为前两轮英超都被摁在板凳上,这实在令人担忧。

曼联球迷能接受吗?自去年11月阿莫林上任以来,球队在29场英超中仅赢了7场,总共打进33球。无论从成绩还是表现来看,都相当糟糕。

这不仅是对曼联“高标准”的辜负,当然,我们得承认:主帅需要时间来贯彻自己的理念与战略。但问题在于,如果阿莫林的“理念”是以三中卫、以费尔南德斯和卡塞米罗为双核中场,这在2025年是否本身就是有缺陷的?会不会将来回顾时,人们会感叹:这位才华横溢的教练其实从未有机会真正扭转乾坤?而若俱乐部此刻为了迎合主帅的即时喜好,牺牲了加纳乔和梅努的长期潜力,那么是不是又一次重蹈短视、错误的覆辙?

这些问题必然会激怒一些曼联球迷——毕竟,对主帅判断的信任几乎是他们信仰体系的一部分。这是一个仍然记得弗格森如何从90年代低谷逆转乾坤的群体,他们从不轻易放弃对主帅的支持。

自弗格森2013年退休后,曼联已经换了莫耶斯、范加尔、穆里尼奥、索尔斯克亚、朗尼克、滕哈格、再到阿莫林。无论过程多么令人沮丧,他们都曾被球迷的忠诚所打动。看台上的忧虑与疲惫,并不等同于对再次换帅的渴望。

而这种文化氛围又强化了一种观念:当年轻球员因机会不多而情绪低落,或开口索要离谱薪资时,球迷会觉得是球员太任性。在梅努和加纳乔的问题上,听到经纪人提出的薪资要求,更加深了这种印象。

事实上,当初加纳乔、梅努崭露头角时,我们中的一些人就没有像费迪南德或曼联官方社媒那样盲目乐观。梅努在2024年初展现出沉着、灵巧和技术上的潜质,但他所在的中场依然杂乱无章,难以控制比赛。加纳乔的天赋无疑存在,但表现极其不稳定,有时甚至一分钟之内都能从闪光跌入低迷。

然而,他们还是青少年,他们踢球的勇气与曼联的传统契合。在过去十年里,能被这样评价的曼联球员凤毛麟角。更重要的是,当俱乐部不仅在媒体宣传中、甚至在商业营销里,把他们捧为“未来代表”,那他们偶尔自我膨胀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
但问题是:究竟是什么,让如今的曼联如此迅速地把一切积极、快乐、活力都榨干?

球队资历最老的卢克-肖在今年美国季前赛巡回时直言:“这里的环境可能很有害,非常不健康。”许多队友,过去或现在的,都会认同这一点。

就像我们一再写过的那样,这是格雷泽家族糟糕经营留下的遗产。从董事会到更衣室,问题已经根深蒂固。

不仅球员受其影响,教练也一样。阿莫林去年11月上任时意气风发,但如今,他有时看起来已经被彻底消磨殆尽,质疑自己是否真能逆转颓势。

在周三联赛杯客场被四级联赛的格林斯比羞辱时,他站在雨风中的场边,神情沮丧,不断挪动战术板上的磁铁寻找灵感,最后甚至不敢直视点球大战的失败。赛后他直言:“这场比赛充分说明了球员们真正的态度。”

这与拉特克利夫爵士在2024年入主董事会时批判的“平庸文化”如出一辙。即便之后高调的管理层更替、训练基地重建、内部排查“害群之马”,再加上球队偶尔闪现的创造力火花,眼下的局面依旧让人觉得熟悉而黯淡。

这些年,曼联一次次把问题归咎于某些个体:清走了一个“麻烦制造者”,但所谓的“不良氛围”依然存在。如今,在阿莫林上任才三场比赛后,他也在指责部分球员。这种模式,本身就是恶性循环。

而现在已经是2025年8月了。你不能再怪博格巴,也不能怪林加德,甚至连拉什福德都不再是替罪羊。

拉什福德从“希望之星”到“弃子”的过程是缓慢的,尽管最后的崩塌——从2023年夏天大合同,到今年夏天租借巴萨——显得迅速。但相比之下,加纳乔和梅努从“非卖品”到“可抛弃”,几乎只在转瞬之间。

卡灵顿基地里,许多人会为加纳乔的离开松口气;对梅努,如果他走了,有些人也会无动于衷,尽管仍有人希望他能努力训练,迫使阿莫林重新考虑。至于霍伊伦,若他离开,也许人们会怀念他的好性格,但不会怀念他场上的贡献——毕竟在这支球队,他始终挣扎,无法在巨大的期待与机会不足之间找到平衡。

然而,别忘了——在2024年初短短几周里,加纳乔状态火热,霍伊伦连场进球(8场8球),梅努也横空出世,狼队绝杀、对利物浦的世界波、以及足总杯决赛对曼城的进球。当时一切都显得如此充满希望。

所以,是的,当加纳乔对阵西汉姆进球后,坐上广告牌享受掌声时,那确实是一个时刻。但它最终证明只是转瞬即逝的幻景。因为在这个俱乐部,凡是积极的东西都难以存活太久:理念相互冲突、缺乏清晰愿景和领导力,氛围如此病态。

这正是阿莫林所面对的困境。在这种环境里,主帅们只能不断退让,把长远规划丢到一边,为了自保而做出短视的选择。

至于他和俱乐部高层是否真的能找到一条通向更好未来的道路?唯有时间能揭晓。

但有一点已经清晰无比:那张加纳乔、梅努、霍伊伦的“经典”合照,如今成了提醒——现在的曼联,无论是对年轻球员,还是对教练,信任总是转瞬即逝。

相关资讯

热点资讯

热门比赛

今日共12场

比赛回放

热门标签